当前位置:江南国学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内容

为什么历史上皇帝与平民的信奉不同?

2022-06-21 15:18:41国学文化1067

为什么历史上皇帝与平民的信奉不同,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们来具体的看一下。

1000 (2).jpg

嘉靖皇帝,是历史上著名的“道士皇帝”,他二十多年来不上朝,整天醉心于炼丹修道

宫中每次斋醮,都需要祭祀文章,这种文章被称作青词,比较难写。因为皇帝沉迷道教,自然上行下效,大臣们为了讨好他,纷纷专心撰写青词,很多人也因此得到提拔,受到重用。当时的内阁首辅严嵩,更是被人们讥讽为“青词宰相”。

嘉靖皇帝渴望长生不老,他宠信的道士告诉他,每天喝早晨的新鲜露水,有助于延年益寿。于是,嘉靖命令宫女们每天凌晨采集露水。这让宫女们苦不堪言,最后爆发了壬寅宫变,嘉靖差点被杀死。

嘉靖对道教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他不穿龙袍,改穿道服,对道士更是言听计从。因为道士蓝道行不喜欢首辅严嵩,在扶乩的时候,说“严嵩是小人”,这竟让嘉靖逐渐冷落了服侍自己二十多年的严嵩。他还相信道士说的“二龙不能相见”理论。因此,他竟长期不立太子,也不和自己的儿子见面。

其实,不仅嘉靖皇帝,明朝历史上很多皇帝都信奉道教。朱元璋虽然当过和尚,但当年夺取天下时,他宣称自己梦游天宫,见到了道家三清。即位后,他对正一道首领张正常倍加礼遇。洪武七年,朱元璋亲自制定道教斋醮仪轨,颁布全国实行。

朱棣通过造反,才登上皇位,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道教大神真武大帝的帮助。因为之前朱棣被封燕王,负责镇守北方,而道教的真武大帝,也是负责镇守北方。

所以,朱棣登基后,敕封真武大帝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大规模修建武当山的宫观。纵观整个明朝,除了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外,其余皇帝大都信奉道教。而对真武大帝的信仰,也在明代达到了顶峰。

不仅明朝皇帝普遍信奉道教,其实宋朝的大多皇帝也是信奉道教。宋真宗时期,因为和辽国战争失意,他开始把注意力转到道教上面,并宣称梦到神仙赵玄朗,并尊赵玄朗为赵氏祖先,开始大力推广道教。

到宋徽宗时期,对道教的信奉,更是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且花费巨大,大兴土木,兴建宫观。此外,他还热衷于为神仙人物加封赐号。

除了明朝和宋朝,唐朝更是把道教作为国教。纵观中国历史,虽然有些皇帝也信奉佛教,但是大多数皇帝痴迷于道教。而民间正相反,百姓们信仰最多的却是佛教。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经过几百年发展,到南北朝时,开始兴盛起来。杜牧在诗句中记录了这一盛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到唐朝时,出现了玄奘、慧能等一些在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师,这极大的促进了佛教的繁荣和传播。

历史上,发生过几次比较著名的灭佛事件,因为当时的寺院和僧侣太多,他们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和资源,而且又不用交税,已经严重阻碍到国家的发展和税收情况。

所以,引起了统治者的重视,不惜动用国家武力强制改变这一现状,而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当时佛教的繁荣情况。到了明朝的时候,更是出现了“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现象。

虽然,道教在民间也很有影响力,但是和佛教相比,还是要差一些。

那么,为什么历史上大部分的皇帝信奉道教,而百姓却大多信奉佛教呢?

一、佛教讲来世,道教重今生

道教宣扬世人可以通过修行,今生得道成仙,这自然让很多人趋之若鹜。

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渴求长生不老的。秦始皇曾派方士,去海外寻求长生不老药。汉武帝、唐玄宗晚年都服用仙丹,都是希望可以长生不老。

佛教不宣传今生会长生不老,它宣传人来到世间是受苦的,而这正符合广大人民的现状,抓住了人们的心理。

佛教还宣传因果报应,今生受苦,是因为前世没有好好修行。今生的命运很难改变,只有今生好好修行,来世才会有好运。这成为人民的精神鸦片。

二、佛教禁欲,道教助欲

作为皇帝,后宫自然有很多女人。很多皇帝,都沉溺于美色。而佛教主张禁欲,这自然不会受到皇帝们的欢迎。

皇帝们白天要忙于政事,后宫妃嫔又多,晚上行房时,有时难免身体会吃不消。但是,很少有皇帝会控制自己。而道教的房中术,以及炼丹术,都可以解决皇帝的问题。更何况,道教还有采阴补阳之说,这更会受到皇帝们的欢迎。

而对于广大平民来说,道教的这些东西,是不太现实的。

三、经济基础不一样

古时候的平民,大多生活穷苦,经常为解决温饱问题发愁。而道教是讲究炼丹的,炼丹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没有经济基础,就无法取得炼丹原材料。

广大平民,一年四季都忙于农事,也没有时间去研究这些。

四、佛教体系比道教完善

佛教之所以在民间,影响力一直比道教大,就是因为其理论体系、教理教义、宗教仪轨等各方面都比道教完善。

道教中的神话人物比较乱,经典书籍也缺少。很多方面,道教都是在借鉴佛教的,比如地狱、轮回等思想。

道教还有一个很明显的漏洞,就是通过修行,今生可以得道成仙。这种思想宣传久了,信徒多了,如果没有成功案例,自然会动摇人们的信心,影响信徒的发展。

五、佛教看重普度众生,道教更关注个人修行

佛教中的很多佛菩萨,都有普度众生的大愿的。很多和尚,也都积极宣扬佛法,以求普度众生,积累功德。而道教关注更多的是个人,个人能够通过修炼,得道成仙。

他们没有佛教徒普度众生的使命感,自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更差一些。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道教修行能不能吃荤腥,道教中的“荤腥”究竟指什么?

道教修行能不能吃荤腥,道教中的“荤腥”究竟指什么?

道教修行能不能吃荤腥,道教中的“荤腥”究竟指什么?荤和腥,动物和植物,是因为它吃到人体之中产生的作用是一致的,就是干扰气血。我们诵经求的就是一个清洁,在神前求的也是一个清洁。一,宗教中的“荤”指什么?...

感悟国学,品味人生

感悟国学,品味人生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漫长的岁月为她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古人的字骨、画魂、音容、文气、诗节,镌刻下了五千年历史的兴颓变迁,凝练成了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铸就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五术六艺,诸子百...

补财库有用吗?补财库后的感应是什么?

补财库有用吗?补财库后的感应是什么?

补财库有用吗?相信很多的缘主都听说过补财库,但是什么是补财库呢,补财库之后有没有用呢?今天江南李道长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补财库方面的知识,希望能通过这篇补财库文章让缘主们能有更多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道长做法事,召唤的都是哪些神仙?

道长做法事,召唤的都是哪些神仙?

道长做法事,召唤的都是哪些神仙?很多人对于道教法事不是很了解,斋醮科仪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一种神秘色彩,当然一般人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把“神仙”二字作为一个整体挂在嘴边,在道教...

信道,还是信神仙?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大道教化

信道,还是信神仙?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大道教化

如何认知道家与道教的关系,学术界与宗教界的观点历来各有不同:大多数的学界研究人员认为,道家是以老庄思想为代表、以魏晋玄学和隋唐重玄学派为衍生的哲学思想,是对宇宙生化、天人相应的解读,着重强调一种朴素的...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