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南国学网 > 美文分享 > 正文内容

为什么会有“千年龟 ,万年鹤”之说?

2023-10-17 08:59:04美文分享692
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


精足以鹿为代表,鹿一年只交配一次。气足以乌龟为代表,乌龟整年不吃仍可生存。神足以鹤为代表,鹤飞千里后,只稍微一休息又可翱翔千里。

为什么会有“千年龟 ,万年鹤”之说?


鹿因精足,所以从幼鹿到成鹿样貌都很年轻可爱。乌龟因气足,生命力特强,所以为长寿之表征。鹤自古至今似乎不曾有人发现其尸体。故有“千年龟,万年鹤”之一说。


鹿、乌龟、鹤这三种动物都不是肉食动物,所以欲求长生,仍须以蔬菜为主。天地万物都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本能,就是“必须传宗接代”的潜能,譬如一棵竹子面临枯死之前,才大量开花,以求后代延续。人类和所有动植物也都一样有这种本能, 所以当人纵欲过度,极易耗尽生命,走入死亡之路。


道医认为,人体有“三宝”,即精、气、神。


精气神乃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只有养足了精气神,人体才会健康发展,少生疾病。


那么,道医养足精气神,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一、何为精气神


精,泛指人体一切营养物质,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主要由肾来管理,常常有“肾精”之称。“人始生,先成精”,精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而且主宰人体的整个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的过程。


气,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是推动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它既是物质的代称,也是功能的表现。气在人体有推陈出新、温煦脏腑、防御外邪、固摄精血、转化营养等重要职能。“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能周流不息,如环无端,人体则健康无病。


神,是指人体的一系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为心所主。心为人体的最高司令官,神则居其首要地位,心健则神气充足,神气充足则身强,神气涣散则身弱,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二、如何养足精气神


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精、气、神虽各具其特性,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存则仅存,亡则俱亡。


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明·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指出:“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则精气又生神之本也,保精以储气,储气以养神,此长生之要耳。”


有医家认为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要养生保健长寿延年,必须“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所以要保养精、气、神三宝,关键在于修身养性,清心寡欲,则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妄游,情不安动,气不外耗。


气功中的静养功法,就是通过自我调节,控制心身,是养足人体精气神一种较好的手段。它要求思想高度集中,静心宁神,摒除杂念,放松全身,达到万念皆空,使大脑皮层处于一种保护性抑制状态。


久久行之,能收到保养精气神的功效。精足,气旺,神全,则精神焕发、行动矫健,老年人能鹤发童颜,延年益寿,青年人可长葆青春,推迟衰老。


总之,养足精气神对于人体保持健康、益寿延年非常重要,尤其要注重对于“神”的保养。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宽广,情绪稳定,方可避免精神疾病的侵袭。


财色名食睡,古代称为五欲,实际上也与五行五脏相对应,财为金应肺,色为水五脏应肾,虚名为火五脏应心,食为土五脏应脾,睡为木五脏应肝。在五欲之中,以色、食、睡最难去除,道家有相应超越的方法和境界。


古代道家说:精足不思淫,炁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实际上就是不断充实相应脏腑之机最后实现水火既济而超越五欲的过程。


精足不思淫,对应的是道家百日筑基之初始修补阶段,酒色财气四关度越后,断除邪淫之心,不断固摄元精,恢复如孩童之未泻未经之状态;炁足不思食对应道家炼精化炁即道家百日筑基之中高级阶段,终化淫欲为火光三昧,打开了直接与宇宙能量相沟通的通道——所谓“采气”大关,可以达到不思食的效果,古代也有辟谷、食气之说。


仔细分析,一般食物也对应胃脾功能,《黄帝内经》认为对应于天干戊和己,二土成圭,当与中宫土位之勾连密切相关;“神足不思睡”,古人称为“斩睡魔”,在道家对应炼炁还神的过程,这一个过程若修得好,可以夜不倒单(不睡眠)。


实际上这与炁归脏腑、入中脉造成中脉的通透有关,一般人只能炁走十二正经,则有子午流注的规律,也必然会有特定时辰炁的胜衰,造成一天内人心理和生理的节律,睡眠也由此原因导致,当炁入中脉之时,全身脏腑经脉之炁都比较充足,则不受节律造成的炁脉盛衰约束,也就可以不用睡觉而不受其约束。


一般来说,筑基补漏初级阶段完成方能精足不思淫,不思淫才能炼精化炁;炼精化炁完成方能炁足不思食,不思食方能炼炁化神;炼炁化神完成方能神足不思睡,不思睡方能炼神还虚。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天道承负:你的善恶,可能左右着他人的报应!

天道承负:你的善恶,可能左右着他人的报应!

一、本土的因果报应思想:道教“承负”理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国本土的因果报应思想并不是简单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是道教所秉持的“承负”理论。“承负”的思想源出于道教经典《太平经》,其...

鬼谷子:老实人不善与人交往,这6句识人术,教你识破天下人!

鬼谷子:老实人不善与人交往,这6句识人术,教你识破天下人!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解体,封建制度开始建立。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直接带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这一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们熟知的儒学,道学,法学文化都在此时诞生。除了大家所熟悉的这些,鬼谷子的...

道教起源于什么时候?

道教起源于什么时候?

道教起源于什么时候?本朝的学者多认为道教起源于东汉末年祖天师张道陵。也就是说道教的历史,也就是只有两千年的时间。不仅学界如此认为,道教人士也没有人提出异议,相沿成俗,遂以为道教始于东汉末年。果真是这样...

中华道家,修炼学十大宗旨!

中华道家,修炼学十大宗旨!

中华道家修炼,源远流长,经过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从中华道家到道教,虽其形式有所变异,其修道内涵却沿袭相传,经过历代修炼人士的实修实证,不断完善其学说,终于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华道家修炼学。自成体系,沿传不...

这才是真正的道士下山,别再被误导了!

这才是真正的道士下山,别再被误导了!

一、道士下山之许天师,从政当县令,公正廉明,吏民悦服。许天师,为晋代道士许逊,字敬之,南昌(今江西)人,又称“许真君”。按《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名逊,字敬之,本汝南人也。祖琰、父肃,世幕至道。”《三...

为什么有庙的灵验,有的庙不灵验?

为什么有庙的灵验,有的庙不灵验?

在我国礼神之地,主要有道观、寺院、祠庙,民间百姓将它们一起统称为“庙”,并将这些“庙”统一当作祈求神灵驱灾降福的场所。民众经常前往“庙”中祈求神灵满足愿望,于是在民间百姓的观念中就会产生某座“庙”特别...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